近日,我把塔勒布的代表作《黑天鹅》读完了,收获颇多,作者对我思考及处理极端问题的方式的影响尤甚。
文中,作者首先通过黑天鹅在澳大利亚的发现推翻了欧洲人认为的天鹅都是白色的观点这一故事来开篇,带领我们进入了本书的话题——黑天鹅(不可预测的重大稀有事件)。其后作者通过一系列的概念论述和实例(如叶夫根尼亚的书,J.K.罗琳的《哈利波特》等)向我们详细剖析了黑天鹅的基本特征(稀有性,冲击性,事后可预测性)以及对不同社会群体的影响。作者告诉我们黑天鹅是无法预测的,它总是出现在我们的意料之外,且深刻的影响了我们的生活,如美国的9•11,次级贷危机,极端气候等。它每每打破人们长久以来所秉承的传统观念和坚持的信仰,即使精于计算的专业人士也无法把握黑天鹅的脉搏。这本书会改变你思维的运行方式,教你如何把握黑天鹅带来的机遇以期从中获益。这本书同时也会改变我们对人性和金钱的看法。推荐阅读。
我们的世界是呈非正态分布的,但我们却试图通过建立各种数学模型来完美地描述她,以期用自己有限的经验和自以为坚定的信念来预测和解释极端不可预测的事件。殊不知,我们研究的只是随处可见的白天鹅,当黑天鹅出现时,我们往往会措手不及。在日常的统计分析活动中,我们针对的也只是白天鹅,因为她符合我们的数学模型。即使统计分析过程中出现了异常数据,我们也只能对其进行单独分析和处理,有意思的是,很大一部分的科学发现乃至发明就是由此类“异常”事件所主导的。我们的世界并不像数学模型描述的那么完美,有太多的不确定性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不可预测的意外事件造就不可预测的历史。但我们却习惯于在事后用主观思维去分析那些已经发生的事件,即使分析本身没有问题,但我们的论断很有可能只是无数影响历史进程的条件中的一个或几个。但我们却经常在其他社会群体(或主流思想)的影响下,把这些论断当做了唯一性答案,这正是我们现在教育模式的误区之一——过分强调给定问题答案的唯一性。因而缺少开放性的努力和尝试,这在考试中都是不鼓励的,我们必须要给出一个所谓的“标准答案”才能得分,这是不合理的。教育不仅仅是为了传递知识,更多的是为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把知识转化为技能才是教育的本质所在。
黑天鹅的出现虽然是无法预测的,但是我们不应该恐惧它,更不能被其主导,要学着习惯它的出现。我们需要提前做好准备,在黑天鹅出现时弱化其不利影响,强化其有利影响。我们要积极的去尝试,在适当的时候去冒险。但是我们的冒险必须建立在深思熟虑的基础上,理智但不失血性。那些把希望寄托于幸运女神或者对无知、不确定性的忽视的冒险是极度危险的,需要提高警惕。我们要把极端事件看淡点,过度揣测黑天鹅可能会导致我们产生强迫症倾向,因而影响我们的日常生活,这是得不偿失的。黑天鹅就像是一团无序的电子云,它未来的走向是不受控的,即使我们知道它以前运行的所有数据,也无法预测下一秒它会出现在什么地方。我们能做的就是做好充足的准备,应对黑天鹅的不期而至。
另外,推荐一部同名电影《黑天鹅》,电影讲述了一个有关芭蕾舞的超自然惊悚故事,蛮好看的。女主角是娜塔丽•波特曼,她还出演过《这个杀手不太冷》(那个小女孩)、《星球大战》,有兴趣的都可以找来看看。
2012-9-7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