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日前,有幸拜读了朱光潜老先生的《漫谈说理文》,收获颇多。
文中,朱老先生以对《人民文学》杂志的误解这个话题引领读者走入说理文这个主题,然后概括性的介绍了说理文的历史以及对说理文现状的认识。接着就阐述了实用文与艺术文的异同,作者认为二者间的界限是模糊的,不管是哪一类的文章,都要形式、内容兼备,融入作者自己的心血才能引起广大读者的共鸣。
接着,朱老详细阐述了什么是说理文,如何写好说理文,如何在写作过程中进行思考等话题。作者否定了理先于文或意于文先的说法,认为人的语言和思想,推理和行文都不是静止的,它们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推动的。朱老最后强调作者在创作过程中要全神贯注,融入自己真挚的思想和情感,这才是文学创作的真正意境。一篇连自己都不能打动的文章你如何奢望它能打动读者呢!
短短的一篇文章,朱老把如何思考、创作高质量的说理文写得如此深刻、透彻,让人读了有耳目一新的感觉。很多人认为写作说理文很简单,但事实却远非如此,连朱老都不认为他能写出让自己完全满意的说理文,持上述观点的人不是很肤浅吗?
我认为要写好一篇说理文应具备以下几个条件:1)学会思考,且要善于思考,思维懒惰的人是写不好说理文的。会思考的人是睿智的,读者能透过文字体会到作者的思想,和他们进行思维层次上的交流;2)善于学习、揣摩优秀的说理文。我们不但要阅读优秀的说理文,还要学习作者的思维、行文方式,仔细体会作者的创作过程和意境;3)拓宽自己的知识面,深入的思考在阅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每读一篇文章或一本书都要进行思考、总结,真正把书中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
优秀的说理文都是作者反复思考、推敲,逐词逐句修改、千锤百炼出来的。把自己粗糙的文学作品给别人欣赏是不道德的行为,我们要把自己的文章视为自己智慧和努力的结晶,对自己负责就是对所有的读者负责。多看、多学、多写,这才是为文者走上更高层次的真正捷径。要想成为牛人,我们必须踩在牛人的肩膀上。
2010.10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