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31日晚23:30左右,上海外滩在举行跨年活动时发生踩踏惨剧,造成36死47伤。
关于本次事件的原因:其一说法是有外国人在撒钱;其二是有人撒代金券。在最后的调查结果发布之前,真实的原因不得而知。但此类踩踏事件的实质就是在大规模的公共空间群体活动中,民众的活动空间因人数的增加而急剧减少,在民众缺乏公共活动意识和有效的外部协调组织时,由某种偶然因素引发的大规模骚乱,酿成踩踏事故。
仔细分析,此类事件在国内时有发生,但政府和民众似乎都没有从惨剧中吸取足够的教训。事故发生后,地方政府首先想到的不是积极制定各种完善的安全规范、向民众派发安全手册、大规模的宣讲安全常识、有意识的指导公众参加此类聚集活动;或者是从技术层面上建立各种预警机制,在公共活动中心安装监控设备来对人流进行监控等等。而是简单粗暴的限制甚至阻止此类活动,因为没有活动才能彻底杜绝此类事故,这完全是本末倒置。同时,很多人也不把此类事故放在心上,改不了喜欢凑热闹的毛病,哪里人多就往哪里挤,殊不知这不但增加了公共活动的事故风险,也让自己置身于险境之中。
不管如何,政府机构都要有完善的预警和应急方案:一方面从源头上减少事故发生的风险;另一方面在民众无法通过自律进行有效的协调疏散时,能够及时作出反应,保障民众的生命安全。而我们,应该懂得如何规避滚滚的人潮,保护好自己。
2015-01-03 @Fort Collins, CO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