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Justice What's the Right Thing to Do?——公正-该如何做是好?)是我读的第一本完整的社科类英文原著。本书主要探讨了公正,道德,自由等方面的哲学性问题。作者迈克尔·桑德尔(Michael Sandel),是著名政治学家,作家,现任教于哈佛大学。本书是按照作者在哈佛大学的同名公开课内容编纂而成,在网易公开课上有对应视频,不想看书的同志可以去看视频。
作者在本书中通过“正当之事”、“功利主义”、“自由至上主义”、“市场与道德”、“动机”、“平等”、“反歧视行动之争”、“谁应得什么”、“我们彼此负有什么义务”、“公正与共同善”等十个章节来阐述其主题思想,作者在每一个话题中都引入了大量翔实的案例,以及著名哲学家的观点来引导读者进行独立思考,并通过分析、提问、推理等方式来对话题的各个方面进行充分的阐释论证。作者在本书最后才给出了自己完整的观点,所以读者能够在作者的引导下以自己独特的视角去看待、分析此类问题,并形成自己独立完善的观点。我认为,本书的内容及叙述方式都是很独特的,推荐一读。
本书开篇引入了伦理学领域最为知名的思想实验之“电车难题”,即一辆失控的电车原轨道上有5个普通工人,岔口另一边只有一个人,作为驾驶员,你会变道吗?进一步,如果岔口另一边那个人是国家总统呢?再进一步,作为天桥上的旁边者,你会把你旁边那个非常胖的胖子推到轨道上去阻拦电车吗?……这个问题还可以一直发散下去。作为读者,你该如何抉择呢?你会怎么思索这些选择背后的伦理性问题呢。继续分析,你会考虑少数和多数的对立和统一性;考虑生命的价值,考虑是否可以量化生命,考虑个人成就的大小或对社会贡献的多寡是否可以影响个体的生命价值;考虑当事者和旁观者在处理此类问题的异同;考虑是否会因变道而产生刑事问题;考虑抉择的动机……面对这些问题,你的答案又是什么呢?不妨思考一下。
作者随后引入了边沁(Bentham)的功利主义,即如果不能照顾到每个人的利益时,就应该是给大多数人带来福利和快乐。如果你是边沁的拥趸,那么在的“电车难题”这个问题上,你首先应该会选择变道,因为那5个人背后是5个大家庭,这符合功利主义的最大化原则。不过,如果你预先知道这五个人里面有一个人将来会造成一个200人死亡的恐怖袭击时,你还会继续坚持你的选择吗?抑或,你知道另一个人的身份是国家总统时,你又会如何做呢呢?仅仅考虑他的家庭和社会关系,还是要继续考虑他已经或即将对这个国家做出的影响呢?
我认为,功利主义有两点不足:其一,缺乏一个科学严谨的衡量标准。你怎么测量、评估个体和群体的满意度,或者幸福指数呢?这些概念本身就较抽象,界定的范围也相对比较模糊,要想量化无疑是困难的。一个企业在进行“成本-效益”评估时,如何处理诸如生命、尊严、信仰、幸福等参数呢,难道每一个参数都可以用特定的标准(如金钱)来衡量?就像福特公司曾经在做“成本-效益”分析后,为了实现公司利益的最大化而放弃加油箱保护罩,转而以每人20万美金的赔偿金额对由该问题造成的死者进行赔偿。这即是福特给出的一个生命的价值——20万美金,你认为合理吗?其二,对个体权益的忽视。功利主义看重的是整体利益或快乐的最大化,因而会牺牲掉少数人的利益,这又回到了少数和多数的矛盾和统一这个问题上来了。例如,A、B选举,A以微弱优势当选,那仅仅是看重A而牺牲掉B的选民的意志是合理的吗?显然不是。
作者继续拓展,引用密尔(Mill)的自由至上主义哲学,即牺牲他人的自由和利益带来的快乐,是一种低层次且短暂的快乐。为大众谋长远福利来看,我们应该追求充分尊重每个人自由选择权利的更高层次的快乐。此观点被作者用在代孕,雇用他人服兵役是否合法等个案的分析上。我认为,不受约束的自由至上原则是不存在的,只有在普遍认可的道德约束下,充分尊重个体的自由才是最佳选择。其次,自由至上主义和功利主义是相悖的,你不可能在实现功利主义最大化的前提下,而充分尊重个体的自由。因而,二者相左时,只能尽量的协调二者的关系,以求达到一个微妙的平衡状态。
文中最后还引用亚里士多德的观点:理想的公正应具有目的导向性。不但要考虑大众生活的公义性原则,也不能的单纯去追求分配的公平,而应该追求美德。作者举例阐述:一把好的长笛,应该分配给最会吹长笛的那个人,而不能依据权势、财富高低来进行分配。我认为该观点很有道理,不过书中忽略了一些问题。我们遇到的很多的话题都比长笛的分配复杂得多,你并不能通过一个简单的量化标准来判断相应归属。比如,政府官员的选拔,你不仅要考虑申请者的公众形象、教育背景、个人履历、演讲口才、政务能力,你还需要考核其内在的公正、正直、诚实等品德来评估其是否有资格担任相应的行政岗位。前面几个方面的评估会相对容易一些,但是涉及到品德等比较抽象的参数时,你如何通过量化来精确的对比然后做出抉择呢。所以说公正虽然具有导向性,但是我们无法做到绝对的公平,只能在相同的选择标准上充分尊重个体或团体,做到公平公正。
归纳总结,本书主要传递了四个方面的主题信息,即公共福祉的最大化,充分尊重个体自由,在道德约束下的平等性原则,美德。该四个方面可以说是相辅相成又相悖的。比如公共福祉的最大化势必会伤害少数人的利益,同时违背平等化原则,因为其无法做到充分尊重个体的自由和抉择,也无法保证少数得到同样的平等对待。所以需要我们在这几个方面找到一个契合的平衡点,尽量的均衡其造成的影响,以实现多赢。
2013-6-30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